幽闲合出昭君村,芳洁恐是三闾魂。
无人岭上更儇好,不与俗花名合昏。
苍官森出剑佩列,甲夫密裹旗枪园。
数株临水欲仙去,一笑向人如玉温。
火维草木百名字,十月不冷常炎暾。
同心紫蒂宜上苑,啄人虎豹司九门。
借令驿使能远致,要比桃李终无言。
岂惟千里共明月,亦可千里同芳樽。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幽闲合出昭君村,
芳洁恐是三闾魂。
无人岭上更儇好,
不与俗花名合昏。
中文译文:
幽静的地方融合了昭君村,
美丽而洁净,恐怕是三闾的灵魂。
山岭上没有人,更加娇艳美好,
不与普通花朵相混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梅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晁补之对梅花的赞美与喜爱。诗人选择了一个幽静的地方,称之为昭君村,将梅花与这个地方相融合。他认为梅花虽然美丽洁净,却有着三闾(指春秋时期的国君)的灵魂,显示出梅花高洁的品质。
诗中提到山岭上没有人,指出梅花的高洁不与普通花朵相媲美。晁补之认为梅花在孤傲高洁中展现出更加娇艳美好的一面,与普通的花朵有着明显的区别。
诗中还出现了一些象征物,如"苍官"、"甲夫"、"火维草木百名字"等,这些象征物可能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有关,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进行进一步的解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贵洁净的赞美,以及梅花与普通花朵的区别。它展示了梅花在幽静高洁中的美丽,以及它独特的品质和价值。同时,诗中的一些象征物也为诗词增添了一定的深度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