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葛德远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4:42:34诗人:姚勉 |  朝代: 宋代 |  20

雾豹文虽隐,同蝉蜕即仙。
伴书犹有剑,食砚岂无田。
发藻多师董,思经敢笑边。
晚成知在器,天诏正求贤。

作者介绍

姚勉(一二一六~一二六二),字述之,号雪坡,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授平江节度判官。丁母忧服阕,除秘书省正字,因言事免归。召爲校书郎兼太子舍人,以忤贾似道,被劾爲吴潜党,罢。景定三年卒,年四十七(《豫章丛书》本《雪坡舍人集》末附胡仲云《祭雪坡姚公文》,本集文及翁序作年四十六)。遗着由姪龙起编爲《雪坡集》五十卷(本集卷首文及翁序)。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八。 姚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宋钞本《雪坡姚舍人文集》(简称影宋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并参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等。底本诗集外之诗及《豫章丛书》多出底本之七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葛德远》是一首宋代姚勉所作的诗词,它的主题是人生追求和理想的追寻。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雾豹文虽隐,同蝉蜕即仙。
伴书犹有剑,食砚岂无田。
发藻多师董,思经敢笑边。
晚成知在器,天诏正求贤。

诗意:

雾豹是一种生活在云雾之中的神秘动物,而同蝉蜕即仙则是指隐士涅槃成仙的传说。诗人通过这两个形象来表达自己隐居追求理想的心境。诗人认为,即使是在隐居的环境中,也应该时刻保持警觉和锐利的剑魄,不能放松自己。同时,即使在隐居生活中,也不能忘记务农养生的道理。诗人借用“发藻多师董,思经敢笑边”来表示自己对于学术追求的执着,即使学问不如董仲舒这样的大儒,也要有自己的追求和信仰。最后,诗人认为,真正的才华和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得到上天的垂青和赐予的。

赏析:

姚勉的这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求。诗人用雾豹和同蝉蜕即仙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隐居追求,同时也表现出自己不忘剑魄和务农的精神。诗人的学术追求和自己的信仰,也是诗歌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最后,诗人以“天诏正求贤”来表达自己对于才华和追求的信仰,也为自己的追求和信仰得到上天的垂青和认可而感到欣慰。这首诗词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意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e-ge-de-yua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