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焙和香饮最真,绿芽未雨带旗新。
煎须卧石无尘客,摘是临溪欲晓人。
云叠乱花争一水,凤团双影负先春。
清风未到蓬莱路,且把吟瓯伴醉巾。
作者介绍
王珪(一○一九~一○八五),字禹玉,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侍读学士。神宗熙宁三年(一○七○),拜参知政事。九我,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哲宗即位,封岐国公,卒于位。謚文恭。珪仕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以文章致位通显。有集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华阳集》六十卷,附录十卷。武英殿聚珍版印时,删编爲四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八叶清臣撰《王文恭珪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王珪诗,以武英殿聚珍版《华阳集》(其中诗六卷)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另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作品评述
《和公仪饮茶》是宋代王珪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和公仪共饮茶的情景,表达了对茶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
译文:
北焙和香饮最真,
绿芽未雨带旗新。
煎须卧石无尘客,
摘是临溪欲晓人。
云叠乱花争一水,
凤团双影负先春。
清风未到蓬莱路,
且把吟瓯伴醉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共饮茶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的开头四句表现了茶的美好,北方烘焙的香气和新鲜嫩绿的茶叶带来了愉悦的饮茶体验。接着,诗中出现了一个饮茶者卧在石头上,没有尘土的客人,这种安静与宁静的场景使人感受到茶香的独特魅力。诗的下半部分描述了茶园中的景色,云雾缭绕,花朵竞相盛开,美丽的景色与先春时节的凤凰展翅相得益彰。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清风吹拂蓬莱路的心愿,但此刻他只想享受饮茶的快乐,与醉巾和吟瓯为伴。
这首诗通过描绘茶的香气、茶园的美景以及与朋友共饮茶的情景,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茶的赞美,表达了对朋友和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享受和珍惜。整首诗凝练而优美,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