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临江起,登庸复应期。
遥知归去日,自致太平时。
幽药禅僧护,高窗宿鸟窥。
行人尽歌咏,唯子独能诗。
作者介绍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作品评述
《和厉玄侍御题户部李相公庐山西林草堂》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姚合。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茅屋临江起,
登庸复应期。
遥知归去日,
自致太平时。
幽药禅僧护,
高窗宿鸟窥。
行人尽歌咏,
唯子独能诗。
译文:
茅草搭建的屋子临近江边,
攀登官职再次应期而至。
遥远地知道回家的日子,
自己创造太平盛世的时机。
幽静的草药由禅僧保护,
高窗中的鸟儿宿舍中窥视。
路过的行人纷纷歌颂,
唯有你独特地能够写诗。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茅屋临江而建,作者登上官职的时机再次降临。诗人远离家乡,但通过精神上的归去感受到了回家的日子,他期望自己能够创造太平盛世的机会。茅屋内静谧的环境得到了禅僧的保护,高窗中的鸟儿也充满了生机。行人经过此处纷纷歌颂,但只有诗人才能独特地创作诗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身处茅屋临江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内心感受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人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茅屋临江的景象与禅僧的守护、鸟儿的歌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在简朴环境中独立思考和创作的特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幽,既体现了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又流露出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