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子仪学士上元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31:03诗人:苏颂 |  朝代: 宋代 |  10

倾都繁盛数宵中,知是钧天第几重。
岧阙开筵纡警跸,彩山张乐戏鱼龙。
月华高下随灯丽,春色融和入酒浓。
拟逐胜游行乐去,长年于事亦无悰。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作品评述

《和李子仪学士上元》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倾都繁盛数宵中,
知是钧天第几重。
岧阙开筵纡警跸,
彩山张乐戏鱼龙。

月华高下随灯丽,
春色融和入酒浓。
拟逐胜游行乐去,
长年于事亦无悰。

译文:
在繁华的都城中,上元之夜异常热闹,
谁能知晓天上的宫殿几重楼阁。
宫殿的门户敞开,宴席上纷纷传来警鸣马蹄声,
五彩的山峦上唱起欢快的乐曲,犹如嬉戏的鱼龙。

明亮的月光伴随着灯火的闪烁,
春天的景色与美酒融为一体。
我打算随胜利者游行庆祝,
长久以来从事的事务也无需忧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上元节夜晚的繁华景象,借此表达了诗人对繁荣盛景的赞美和对欢乐的向往。诗人以生动的描写展示了盛大的庆典场景,如开放的宫殿,丰盛的宴席,五彩斑斓的山峦以及灯火和月光的交相辉映,使整个诗词充满了喜庆和欢乐的氛围。

诗人通过描绘上元节的繁华景象,抒发了自己对胜利和欢乐的向往。他表示自己希望能够随着胜利者一起庆祝,享受胜利带来的喜悦。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长期从事事务的无悲无忧之态度,似乎暗示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词以其绚丽的描写和欢快的气氛,展示了上元节的繁华盛景,同时透露出诗人对欢乐和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e-li-zi-yi-xue-shi-shang-yuan8ch.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