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诗未酬新句新,向来毒酲与死滨。
颓然一榻谁料理,子思之侧知无人。
华筵再开不辞醉,夜碧千钟慰愁肺。
盍簪如雾君不来,岂念清游后难继。
朱唇少罢凌风歌,莲舟小桨翻青罗。
笛声无哀亦无怨,唤取月色今宵多。
狂时骀荡醒时耻,情景循环亦何已。
但愁霜过沾人衣,埘上嘐嘐坐当起。
作者介绍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刘仲固痛饮四叠》是宋代胡寅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旧诗未酬新句新,
向来毒酲与死滨。
颓然一榻谁料理,
子思之侧知无人。
华筵再开不辞醉,
夜碧千钟慰愁肺。
盍簪如雾君不来,
岂念清游后难继。
朱唇少罢凌风歌,
莲舟小桨翻青罗。
笛声无哀亦无怨,
唤取月色今宵多。
狂时骀荡醒时耻,
情景循环亦何已。
但愁霜过沾人衣,
埘上嘐嘐坐当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胡寅对友人刘仲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忧伤。
诗的开头写道:“旧诗未酬新句新,向来毒酲与死滨。”这里描绘了作者一直以来未能回应友人的新作,同时也暗示了酒宴中的醉态和死亡的临近。接着,诗人写道:“颓然一榻谁料理,子思之侧知无人。”这句表达了在宴会上他颓然坐在一旁,孤独无人关怀的心境。
下文描述了华筵再开,作者并不担心再次陶醉,夜色如碧,千钟酒能安慰内心的愁苦。然而,作者感叹盍簪(指头发)如雾,朋友却未出现,岂念他们曾一同游览清幽之地,现在却难以再继续。
接下来,作者写到朱唇少罢凌风歌,莲舟小桨翻青罗。这里描绘了狂欢时的欢歌和舟行的美景,没有哀怨之情。最后两句“笛声无哀亦无怨,唤取月色今宵多”,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能与友人一同欣赏夜晚的月色。
最后两句“狂时骀荡醒时耻,情景循环亦何已。但愁霜过沾人衣,埘上嘐嘐坐当起。”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狂欢时的放纵感到羞耻,对情景的循环感到无奈。愁苦之事如同沾湿了衣袖,当坐在河堤上时,仍然不能摆脱内心的忧虑。
整首诗词以描绘宴会的场景为线索,交织着对友人的思念、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无奈。通过酒宴的意象,作者展示了对友情和人生变迁的深思和感慨,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遥远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