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尽群花春已残,忽惊庭下锦新翻。
夜深领客穷清赏,一笑开怀倒数尊。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潘大卿芍药二首》是宋代吴芾所作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芍药花谢之后的景象,以及诗人与潘大卿在深夜相聚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
芍药已经凋零,春天已经过去,
突然间,庭院里的锦绣重新绽放。
深夜时分,迎接来访的客人,贫穷却品味高雅,
他的笑容展开,倒满酒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芍药凋谢为背景,表达了时光流转、花开花谢的无常之感。芍药作为春季的花卉,在诗中象征着逝去的时光和春天的结束。庭院里突然重新绽放的锦绣,揭示了生命的循环和新的希望的出现。
诗人在深夜迎接来访的客人,虽然自身贫穷,但却能够欣赏到庭院中花卉的美丽和迷人的景色。他用一笑开怀,倒满酒杯,展示了对生活的豁达和乐观态度。这种豁达的心态与芍药谢幕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对于时光的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深刻思考。
通过描绘芍药凋谢和庭院重新绽放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于光阴流逝的感叹和对于生活的思考。尽管花朵凋谢,时光不停流转,但在这无常的变化中,诗人以豁达的心态迎接来客,借此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并呼唤人们珍惜当下,感恩生命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