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潘良贵题明州三江亭韵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1 18:07:40诗人:陈栖筠 |  朝代: 宋代 |  15

红尘一点不相侵,下瞰澄江几万寻。
地接海潮分鼎足,檐飞凤翼峙天心。
三山有路云收幕,午夜无风月涌金。
欲识龚黄报新政,满城争唱使君吟。

作者介绍

作品评述

《和潘良贵题明州三江亭韵》是宋代陈栖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红尘一点不相侵,
下瞰澄江几万寻。
地接海潮分鼎足,
檐飞凤翼峙天心。
三山有路云收幕,
午夜无风月涌金。
欲识龚黄报新政,
满城争唱使君吟。

译文:
红尘的纷扰无法侵扰一点,
俯瞰澄江,它延绵万里。
大地与海潮相接,分座鼎足,
檐角飞起凤翼,屹立在天心。
三座山上有道路,云彩渐渐敛去,
午夜无风,明月如金涌动。
想要了解龚黄的新政变,
整个城池为争先唱出使君的吟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明州三江亭为题材,通过景物描写和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红尘世界的超脱和对时局的关注。

诗的开头,诗人说红尘的纷扰对他的心境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一点也没有侵扰到他的内心宁静。接着,他以鸟瞰的视角描述了澄江,它在他眼中蔓延绵长,延伸出万里。这里的澄江可以被视为世俗红尘的对照,是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之地。

之后的几句,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将大地与海潮比喻为相接分座的鼎足,表达了地势的壮丽和稳固。他提到檐角飞起凤翼,屹立在天心,这是对建筑物和景观的描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追求高尚和卓越的心境。

接下来,诗人谈到三座山上的道路,云彩逐渐敛去,午夜无风,明月如金涌动。这里的山和云彩可以被视为诗人内心的追求和烦恼,而午夜无风、明月如金涌动则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光明。

最后两句,诗人以龚黄和新政为象征,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关注。他说满城争唱使君的吟咏,意味着人们对新政的热切期待和呼唤。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时局和社会变革的关注。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给人以美感和思考的空间。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e-pan-liang-gui-ti-ming-zhou-san-jiang-tingqiy.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李洪
朔风动地似奔雷,瑞雪飞飞偏九垓。玉局尽疑从地涌,银台空讶倚天开。西经佛国千峰外,北过天山万里来。夸赋兔园非我事,直须兴尽棹船回。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黍秀宫庭
相传西周亡后,所有旧时的宗庙宫室尽为禾黍之地◇以之作为感慨亡国之词。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