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过三五,飞出沧海迟。
佳人望清夜,隔树光离离。
不须磔虾蟆,寒魄自有亏。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四待月亭》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明月过三五,飞出沧海迟。
在这首诗中,明月是一个重要的意象。诗人描述了明月从天空中经过,飞越沧海的景象。这里的明月象征着美好和纯洁,它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宁静和安慰的感觉。
佳人望清夜,隔树光离离。
诗人提到了一个佳人,她在静静地注视着这美丽的夜晚。她与明月之间被一片树林所隔离,只能隔着树木看到明月的光芒。这种景象给人一种遥远而温馨的感觉,也暗示了诗人与佳人之间的距离和隔阂。
不须磔虾蟆,寒魄自有亏。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嘲和自省之情。磔虾蟆是一种民间传说中的动物,被认为是会吞食月亮的。诗人说自己不需要去捕捉这种动物,因为明月的光辉自有其衰减的时候。这里的寒魄指的是月亮的寒气,诗人认为它自然会有衰减的时候。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明月、佳人和自省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它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展示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敏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e-pu-gong-fu-dong-yuan-shi-ti-qi-si-dai-yu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