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廷平坦嵩山十首·孤竹苹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58:11诗人:韩维 |  朝代: 宋代 |  14

春山夜多雨,点苹生水涘。
谁与赏幽芳,惟有岩中子。
抱琴沙上立,日暮清风起。

作者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作品评述

《和孙廷平坦嵩山十首·孤竹苹》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描写了春夜山中雨后孤立的竹子和水面上漂浮的苹果,表现出孤寂清幽的意境。

诗中描绘的是春夜山中多雨,而孤立的竹子和漂浮的苹果则成为孤独的象征。只有一个人,也就是“岩中子”才能欣赏到这幽美的景色。诗人以“岩中子”来代表自己,表达了自己喜爱孤寂之境的心情。

诗人在孤竹苹的背景下,描绘了自己独立高远的姿态,他抱着琴,站在沙滩上,静静地欣赏这美景。诗人将自己与孤竹苹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表达了诗人追求自我完美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整首诗以孤寂清幽为主题,表现了诗人追求内心自由和独立的意愿。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孤独、清净、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总之,《和孙廷平坦嵩山十首·孤竹苹》以孤寂清幽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独立和追求完美的精神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e-sun-ting-ping-tan-song-shan-shi-shounda.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