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
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
欲引煮春山,僧房架刳竹。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三层瀑》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头出飞瀑,
落落鸣寒玉。
再落至山腰,
三落至山足。
欲引煮春山,
僧房架刳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瀑布的景象。瀑布从山顶垂泻而下,水流如飞,溅起的水花清脆地响着,宛如冰玉一般。瀑布再次落至山腰,又三次落至山脚。诗人想要引这瀑布的水,煮茶泡酒,为春山增添一份生气。僧房中搭起竹竿,准备引水之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瀑布的景色,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景观。诗人通过描写瀑布的跌宕起伏,展示了瀑布的雄壮气势和水势的强大。瀑布的声音在山间回荡,如同玉石相击,形象地表现了瀑布的清脆声响。诗中的"飞瀑"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水流的奔腾,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
诗人通过表达自己想要引用瀑布水的愿望,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将瀑布的水用于煮茶泡酒,不仅是为了增添春山的生气,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利用。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抓住了瀑布的特点和美感,展示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和变幻。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使人们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e-tan-ying-shi-si-ming-shi-ti9l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