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赴假还江陵夜行途口韵寄江朝宗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7:21:24诗人:吴芾 |  朝代: 宋代 |  17

居闲岁月久,万事心已冥。
独于同调人,独未能忘情。
忆昔桂花发,君来访柴荆。
把酒坐花下,欢然话平生。
今年秋更好,花还照眼明。
无由共清赏,幽恨已难平。
那闻遭横议,意颇悔西征。
既不乐朝市,却思岩石耕。
古来未遇者,宁免寸禄荣。
要当且隐忍,勉强就功名。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陶赴假还江陵夜行途口韵寄江朝宗》是宋代吴芾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陶赴假归来的夜晚,我行至江陵途中,借此韵寄给江朝宗。
居住在闲适的岁月中,心已经深处冥寂。我独自一人,与同调的人相伴,却无法忘却旧情。回忆起往昔桂花开放的时光,你来访问着柴荆之地。我们把酒坐在花下,欢然畅谈平生的经历。今年的秋天更加美好,花儿仍然明亮地照耀着眼睛。可惜无法与你共同欣赏这美景,内心的幽怨已难以平息。听闻你经历了一系列的非议,我心中颇为后悔过去的西征。既然我不喜欢朝市的繁华,却又思念耕种岩石之间的宁静。在古往今来,那些未曾遇见过的人,宁愿远离寸禄的光荣。要当下隐忍,只是苦心经营功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岁月流转和个人境遇的思考和感慨。作者在闲适的时光中,内心已经趋于宁静,然而对于过去的情感却无法忘怀。通过回忆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作者唤起了对友谊和情谊的深深怀念。然而,现实的限制使得他们无法再次共同欣赏和分享美好的事物,内心的愧疚和不甘开始涌上心头。

诗中还表达了对功名和社会荣誉的矛盾思考。作者听闻朋友受到非议,对此感到后悔。他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在朝廷的繁华世界中追求功名,更加向往平静的岩石间的耕种生活。他认为那些追逐功名的人,可能会受到许多非议和诋毁,而他宁愿远离这种浮华,保持内心的宁静和隐忍,努力追求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这首诗词通过对岁月的沉思、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社会荣誉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选择和生活态度的思考和坚持,展示了他独立思考和追求内心真实的品质。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e-tao-fu-jia-huan-jiang-ling-ye-xing-tu-ko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