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8:22:26诗人:吴芾 |  朝代: 宋代 |  8

又岂不知,道否晚周。
天纵将圣,独有孔丘。
卒老于行,靡惮周流。
胡为洁己,耻事王侯。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是宋代文人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难道不知道,道德是否在晚周时代就衰落了。上天赐予了圣人的品质,唯独孔丘一人拥有。他终老于行为中,不受世俗的干扰。为何要自我清高,耻辱地事奉王侯呢。

诗意:
本诗通过对晚周时代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质疑,表达了对道德沦丧和世风败坏的忧虑。诗人赞扬了孔子作为圣人的独特品质和他在世俗中的崇高立场,同时批判了那些追求私利、迁就权贵的人们。

赏析:
吴芾在这首诗中展示了他对道德和伦理价值的关切。他通过对晚周时代的评判,暗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风气已经日益败坏,世风日下。他将孔子作为道德典范,强调了孔子对社会道德的重要性和自身的高尚品质。

诗中的"道否晚周"表达了对道德荣光是否在晚周时代消失的疑问。"天纵将圣,独有孔丘"赞扬了孔子作为圣人的独特地位。"卒老于行,靡惮周流"表达了孔子坚守道义,不受世俗诱惑的态度。"胡为洁己,耻事王侯"则批评了那些追求私利、奉承权贵的人们。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是对晚周时代道德沦丧的揭示,又是对孔子崇高品质的赞美,体现了吴芾关注社会伦理道德的思想和对道德沦丧的忧虑。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e-tao-ming-zi-yun-shi-jin-diao-guans5y.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