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慕至道,壮大无所得。
岁月忽如流,行年向不惑。
尔来涉忧患,视听半昏塞。
谁能更苦辛,举战蛮触国。
但愿常醉眠,万事付一默。
作者介绍
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 滕岑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与陶渊明饮酒诗
诗意: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以及自己的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叹。诗人年少时就向往至道,但壮大后却一无所得。岁月如流水般匆忙,年岁渐长,虽然面临困扰和困苦,视听也变得有些迟钝。然而,谁能比得上有时代背景的血战蛮触的痛苦和辛酸呢?诗人希望能常常陶渊明一样,陶醉饮酒、安然入眠,将烦恼与忧虑都置之脑后。
赏析:这首诗词以与唐代文学家陶渊明共饮为素材,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和对陶渊明的敬佩之情。诗中采用了抑扬顿挫的语言运用,通过对岁月流逝和年龄增长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己的不甘和迷茫。但随后诗中转折,以血战蛮触的比喻,突出作者随时代的变动而产生的困扰与不安,将自身的痛苦相对照,表达了对那些历经战乱的痛苦和辛酸的敬意。最后,作者用陶醉饮酒与安然入眠来寄托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烦恼的摒弃,同时也深化了与陶渊明的对比和对陶渊明的敬仰。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既表达了诗人自身的心境,又通过对陶渊明的赞颂和自己的自省,展示了对理想追求和处世态度的呈现。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e-tao-yuan-ming-yin-jiu-shi5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