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庭诲雨後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8 19:23:21诗人:黄庭坚 |  朝代: 宋代 |  18

小霁卧观书,凉轩夏簟舒。
天青印鸟迹,云黑卷犀渠。
新月来高树,清风转广除。
雨师真解事,一为洗空虚。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作品评述

《和庭诲雨後》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霁卧观书,凉轩夏簟舒。
天青印鸟迹,云黑卷犀渠。
新月来高树,清风转广除。
雨师真解事,一为洗空虚。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雨后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雨过天晴,诗人小睡观赏书籍,凉爽的轩门上铺着夏日的凉席。天空湛蓝,留下了鸟儿的足迹,乌云被风吹卷着像一道道犀牛的脊背。新月升起在高高的树梢上,清风扫除了广阔的天地间的尘埃。雨神真正解决了燥热的问题,洗涤了空虚的心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雨水的感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意更加深远。

首先,诗人以极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的凉爽景象,通过描述凉轩夏簟的舒适和天空的青蓝,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

其次,诗中的对比手法也非常巧妙。天青和云黑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雨后天空的变化。新月的出现与清风的吹拂相对应,构成了动静相间的对比,使整个诗篇更加生动。

最后,诗人以雨师的形象来表达对雨水的感激之情,并将雨水的作用比喻为洗涤空虚。这里的“空虚”可以理解为内心的浮躁和烦躁,雨水的降临犹如洗涤一般,使人心灵得到净化和安宁。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雨后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雨水的感激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净化和心灵安宁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运用了精致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美感和诗意。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e-ting-hui-yu-hou.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返察矶回望九华
董嗣杲
日落返察矶,无地可卓筇。回首池阳山,九朵金芙蓉。溪流出港急,树色收云封。行客快两目,欲游悔无从。依依此时心,维舟当要冲。山游形梦寐,梦觉听遥钟。应有神仙居,隔此江水重。移棹近荻港,月出霜华浓。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切树倒根
比喻彻底。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