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叛卒又婴城,报至令人失意惊。
天子於今犹自将,藩臣何以不知兵。
官我良吏因循致,庙有成谟次第平。
所惜湖山辛丑后,至今澄洗未曾清。
作者介绍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授温州军事判官。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九年,爲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归除权礼部侍郎,寻兼详定一司又兼权刑部侍郎。十年,除试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爲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十七年,以忤秦桧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居住,徙復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事见本集卷末附录郑良嗣《郑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有传。 郑刚中诗,以清康熙三十六年郑世成刻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金华丛书》所收同治十一年永康胡凤丹据康熙重刻本(简称金华丛书本)及《两宋名贤小集·石羊山房集》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王才鼎怀钱塘》是宋代郑刚中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钱塘的叛乱者再次侵袭城池,
消息传来令人感到失望和惊愕。
如今天子仍然信任他们,
藩臣们为何不了解兵法之重要性。
官吏们奉行我所制定的规章,
朝廷已经恢复了次序和平静。
可惜的是,辛丑之后的湖山,
至今依然未能彻底清除污垢。
诗意:
这首诗词揭示了诗人对于钱塘地区的叛乱和政治腐败的不满和忧虑。诗中暗指了朝廷官员对于军事的忽视和无知,以及官吏们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现象。诗人对于这种局面感到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湖山地区未能完全恢复干净的失望。
赏析:
郑刚中通过《和王才鼎怀钱塘》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力度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社会现象的批评。诗人通过对钱塘叛乱和朝廷腐败的描述,展现了对社会政治现状的不满和忧虑之情。他指责藩臣们对军事事务的无知和忽视,同时对官吏们墨守成规的作风感到遗憾。诗人在最后一句表达了对湖山地区长久未能得到清洗的遗憾,这也可以视为对社会秩序未能完全恢复的暗示。
这首诗词通过凝炼的语言和深刻的诗意,传递了作者对于社会政治现象的反思和对时局的忧虑。它展现了诗人对于正直和清明的政治理念的追求,同时也呼唤了社会需要重视军事和政治问题,并且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革。通过运用隐喻和象征手法,诗人将时代的矛盾和不公呈现在读者面前,并引发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思。因此,《和王才鼎怀钱塘》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批判意义和思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