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23:23诗人:韩维 |  朝代: 宋代 |  14

枯湖沦此地,柘山岿其濒。
复惊秦时女,化作湖上神。
世事喜反覆,孰能识涯津。
物变虽万殊,不惑固有人。

作者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作品评述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枯湖》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描绘了枯湖的景色和其中蕴含的哲理。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枯湖沦此地,
柘山岿其濒。
复惊秦时女,
化作湖上神。

这里的"枯湖"位于这片土地上,柘山高耸于湖边。湖上的水面被干涸,只剩下干燥的湖底。这句描述表现了湖泊干涸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又惊动了被称为"秦时女"的传说中的女神,她化身为湖上的神灵。这里通过提到秦代的女神,强调了湖泊的历史悠久和神秘感。

世事喜反覆,
孰能识涯津。
物变虽万殊,
不惑固有人。

人们所经历的事情常常是喜悦和反复的,但是有谁能够真正理解人生的彼岸。尽管万物变化万千,但人性的固有不变依然存在。

这首诗词以干涸的湖泊为背景,通过描绘湖泊的景象和提及秦时女神,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物事变迁的思考。作者通过这些景物和意象,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间万物的变化,强调人性的固有不变。整首诗词以简洁、凄凉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对人生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e-yan-you-zai-hua-ting-fu-shi-ti-yi-yun3z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