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用明梅十三绝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8 00:21:35诗人:胡寅 |  朝代: 宋代 |  18

漫说琼花淮海阳,要知兰蕙不能香。
人间草木如相对,宁遣诗仙引兴长。

作者介绍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用明梅十三绝》是宋代胡寅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对琼花、淮海、阳光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意境和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
漫说琼花淮海阳,
要知兰蕙不能香。
人间草木如相对,
宁遣诗仙引兴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琼花、淮海、阳光等自然元素为背景,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述,揭示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诗人以淡泊的态度,表达了内心对世间事物的冷眼旁观和超越欲望的追求。

首句“漫说琼花淮海阳”,以琼花、淮海和阳光为喻,抛开表面的光鲜和美丽,探讨了事物背后的本质。这里的“漫说”表明诗人并不迷恋琼花和淮海的表象,而是要探究它们的内在意义。

接着,“要知兰蕙不能香”,通过对兰花和蕙草的比较,诗人指出世间美好的事物并非都能持久。兰花和蕙草虽然同属花草,但香气瞬息即逝,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和虚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薄态度,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追求物质的虚荣。

“人间草木如相对”,这句诗以草木为代表的人间事物,与前文的琼花、淮海形成对比。通过将草木与琼花相对照,诗人暗示了草木的平凡和琼花的珍贵。这句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事物的客观看待,以及对平凡事物的珍视与赞美。

最后一句“宁遣诗仙引兴长”,诗人表示宁愿让诗仙引导自己的情感和兴致。这句诗词表达了诗人将诗歌视为一种超越尘世的力量和灵感的源泉,通过诗歌的创作,诗人能够在超脱尘俗的境界中找到满足和寄托。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情感和追求。诗人以淡泊的态度,抛弃物质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越。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宋代文人的超然情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e-yong-ming-mei-shi-san-juein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