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公同是洛阳客,今日论年皆作翁。
一见此花知有感,衰颜不似旧时红。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和永叔六篇其四禁中鞓红牡丹》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与公同是洛阳客,
今日论年皆作翁。
一见此花知有感,
衰颜不似旧时红。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牡丹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自己容颜变老的感慨之情。诗人与别人一样,都是洛阳的客人,而今天他们一起讨论年岁时,诗人觉得自己已经成了老翁。当他第一眼看到这朵红色的牡丹花时,他感到了情感的触动,但与过去的红颜相比,他自己的容颜已经不再年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和自身年老的感叹之情。诗人以洛阳客的身份出现,体现了他对历史和传统的回忆和敬意。通过观赏牡丹花,诗人对自己的年龄和容颜进行反思,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诗中的"一见此花知有感"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美丽的赞叹和感动,同时也暗含了他对自己青春时光的怀念。"衰颜不似旧时红"一句把诗人自身的变化与牡丹花的鲜艳对比,形象地表达了光阴流转、容颜易逝的主题。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牡丹花和自身容颜的转变,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逝和时光不可逆转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青春年华的怀念之情。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抒发了人生百态中常见的情感,给人以共鸣和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e-yong-shu-liu-pian-qi-si-jin-zhong-ting-h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