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9 03:46:23诗人:刘学箕 |  朝代: 宋代 |  28

窗烛销残转寂寥,柴门无复野僧敲。
偶来枕上吟诗就,记向心头欠笔抄。
鸣竹数声疑雪片,寻梅清梦到山坳。
世情云雨多翻覆,谁是江湖耐久交。

作者介绍

刘学箕,字习之,号种春子,因家有方是闲堂,又号方是闲居士,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子翚孙,珌子。生平未仕,但游歷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歷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宁宗嘉泰四年(一二○四)始返乡。嘉定八年(一二一五),又游安康(今陕西汉阴),是时年将届六十。着作由弟子游郴(季仙)于嘉定十年编爲《方是闲居士小稿》二卷,曾刊行,已佚。元惠宗至正二十一年(一三六一)裔孙刘张获旧本重刊。而今《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三八《方是闲居士小稿》所收诗,大多爲元刊本所无,其中《和陆明叟》「所愧微官相束缚,何因共访酒家帘」,亦与诗人生平不合。未详《小集》据何辑入。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序跋。 刘学箕诗,以元至正屏山书院刊《方是闲居士小稿》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两宋名贤小集》多出底本的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和韵》是宋代诗人刘学箕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窗烛销残转寂寥,
柴门无复野僧敲。
偶来枕上吟诗就,
记向心头欠笔抄。

鸣竹数声疑雪片,
寻梅清梦到山坳。
世情云雨多翻覆,
谁是江湖耐久交。

【中文译文】
蜡烛在窗前逐渐燃尽,房门再也没有野僧来敲。偶尔来到枕边,吟诗作对,想起心中所缺少的笔墨。

竹子发出几声响,仿佛飞舞的雪花。追寻梅花,清澈的梦境带我到山间深谷。世间的情感变幻多端,谁能坚持江湖的交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孤独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人坐在寂寥的房间里,烛光逐渐消失,窗外无人来敲门,这种寂寥和孤独的氛围使他不禁唤起悲凉的情感。

然而,他仍然在枕边吟诗作对,他的内心充满了诗歌的渴望。他意识到自己心中的诗意,却欠缺了文字表达。他渴望有一支笔,将他内心的思绪抄写下来。

诗中的鸣竹声犹如飘雪,给人一种清雅、安静的感觉。诗人追寻梅花的梦境,仿佛置身于山间幽谷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繁复杂的情感和人际关系的思考。世间的情感变幻莫测,人际交往也常常经历起伏和变化。诗人思考谁能在江湖中保持持久的交往,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对真挚友谊的向往和思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静孤独的场景,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揭示,表达了对文学创作和真挚情感的追求,以及对纷繁世事的思考和诗人对持久友谊的渴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e-yunyja.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