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芳草路,几度拟幽寻。
怀古空陈迹,伤春徒苦心。
花残犹宿蝶,柳暗已藏禽。
天地年来别,一春常是阴。
作者介绍
卫宗武(?~一二八九),字淇父,自号九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出身世家,理宗淳祐间曾爲朝官,出知常州。未几,“自毘陵投绂归垂三十载”(本集卷五《刘葯庄诗集序》)。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年逾八十。有《秋声集》,都爲退居后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至元甲午重九日张之翰序。 卫宗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馆臣漏辑诗三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张石山异春韵》是宋代诗人卫宗武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远离故乡,怀念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旧之情以及对春天凋零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天涯芳草路,
几度拟幽寻。
怀古空陈迹,
伤春徒苦心。
花残犹宿蝶,
柳暗已藏禽。
天地年来别,
一春常是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诗人离开故乡,身处天涯异地的境况为背景,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诗人几度试图寻找一处幽静的地方,但却始终无法找到心灵的安宁。他怀念过去的岁月,但只能空悲往事,心中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伤感。
诗中描绘了花朵凋零后仍有蝴蝶停留的景象,以及柳树的枝叶已经掩藏了鸟儿的存在。这种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天地流转的岁月使人与离别不断相伴,每一年的春天也常常是阴沉的。作者通过描绘花残、柳暗等景物,表达了对春天易逝性质的感慨,抒发了自己对光阴流转的无奈和对时光的珍惜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通过对春天景色和时光变迁的描绘,传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含蓄的情感,打动了读者的心灵,引发人们对光阴易逝和离别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e-zhang-shi-shan-yi-chun-yu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