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传万里到蚕丛,依旧江南林下风。
忆著小山招隐句,不堪流落更相逢。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真长木犀》是宋代诗人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香气传遍万里,飘荡在蚕丛之间,
依旧感受江南林下的风。
回忆起那些山中隐士的诗句,
无法忍受流离失所的遭遇,更加渴望相逢。
诗意:
这首诗以木犀花为主题,描述了香气飘散千里,依旧能感受到江南林下的风景。诗人回忆起曾经在山中与隐士共同品味诗句的时光,对于自己的流离失所之境感到不堪忍受,更加渴望能再次与志同道合的人相逢。
赏析:
《和真长木犀》以花香和风景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之情。木犀花的香气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它传遍万里,依旧能够让诗人感受到江南林下的风景,勾起他对曾经与山中隐士共同欣赏诗句的美好时光的回忆。然而,诗人现在却流离失所,无法再与志同道合的人相逢,这种遭遇使他倍感无奈和心痛。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e-zhen-chang-mu-x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