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雁峰前问讯,楚江几度兰香。
望美人兮何许,水云隔断潇湘。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衡山道中寄平远赵宣慰》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回雁峰前问讯,
楚江几度兰香。
望美人兮何许,
水云隔断潇湘。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衡山道上寄给远方的友人赵宣慰的情景。诗人回首看着回雁峰,向山中的人询问消息。楚江曲折多变,几度吹来兰花的香气。诗人望着美人的方向,却被水面上的云雾遮挡,无法看到潇湘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词以衡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川景色和抒发思念之情,展示了汪元量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和修辞手法,给人以深远的联想和美好的意境。
首先,回雁峰是衡山的一座山峰,诗人以它为背景,利用“回”字,表达了诗人心中不舍的情感。回雁峰作为一种象征,使得读者可以联想到离别、思念和归乡等情感主题。
其次,楚江和兰香是这首诗中的两个重要意象。楚江代表了江南地区的美丽河流,而兰香则象征着江南的花香。通过几度兰香的描述,诗人创造了一种浓郁的江南意境,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花香和水声的宜人场景。
最后,诗人的思念之情和无法达到美人的描写,通过“望美人兮何许,水云隔断潇湘”的表达,给人以遥远和无法触及的感觉。水云的隔断使得美人的身影模糊不清,增加了诗人心中的思念之苦和无奈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山川景物的描写,展示了汪元量细腻的感受力和对自然之美的体验。同时,通过情感的抒发,使得诗词充满了思乡、离别和相思之情,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深沉而抒怀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