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与道林近,在意逍遥篇。
自有灵佳寺,何用沃洲禅。
作者介绍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宋之问,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以附张易之、武三思,配徙钦州,先天元年赐死。补诗五首。
作品评述
《湖中别鉴上人》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诗人对寻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中文译文:
愿与道林近,
在意逍遥篇。
自有灵佳寺,
何用沃洲禅。
诗意:
诗人向往与道林(佛教之意,可指僧人)亲近,共同探讨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他希望能够在灵佳寺中过上逍遥的生活,不需要沃洲禅(做禅修)。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逍遥生活的向往。道林可能是指具有修行境地或佛教修行者。诗人认为在灵佳寺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比在沃洲(佛教里指禅修的地方)修禅更为重要。这首诗词较为简洁,用意明确,表达了诗人对逍遥生活的渴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u-zhong-bie-jian-shang-rend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