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陆性斋筑葫芦庵,结茅于上,植桃于外,扁曰小蓬壶·)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19:25诗人:张炎 |  朝代: 宋代 |  体裁: 壶中 |  12

海山缥缈。
算人间自有,移来蓬岛。
一粒粟中生倒景,日月光融丹灶。
玉洞分春,雪巢不夜,心寂凝虚照。
鹤溪游处,肯将琴剑同调。
休问挂树瓢空,窗前清意,赢得不除草。
只恐渔郎曾误入,翻被桃花一笑。
润色茶经,评量山水,如此闲方好。
神仙陆地,长房应未知道。

作者介绍

张炎(一二四八~一三二○),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成纪,居临安(今属浙江)。俊裔孙。宋亡不仕,纵游浙东西以终,元仁宗延祐七年卒。平生工长短句,以春水词得名,因称张春水。有《山中白云词》。事见《山中白云词》卷首、冯沅君《张玉田先生年谱》(《双玉丛书》)。

作品评述

《壶中天(陆性斋筑葫芦庵,结茅于上,植桃于外,扁曰小蓬壶·)》是宋代张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海山缥缈。
算人间自有,
移来蓬岛。
一粒粟中生倒景,
日月光融丹灶。
玉洞分春,
雪巢不夜,
心寂凝虚照。
鹤溪游处,
肯将琴剑同调。
休问挂树瓢空,
窗前清意,
赢得不除草。
只恐渔郎曾误入,
翻被桃花一笑。
润色茶经,
评量山水,
如此闲方好。
神仙陆地,
长房应未知道。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壶中世界的奇妙景象。诗人将自然山水的美好移植到壶中,构筑了一个虚幻的世界。在这个小小的蓬壶中,一粒粟米孕育出倒影,太阳和月亮的光芒融入了红色的炉灶中。壶中还有玉洞,分布着春天的气息,雪巢中没有黑夜,心灵寂静而凝练。在鹤溪的游玩之地,琴和剑也会奏出和谐的音调。不要问挂在树上的瓢是否是空的,窗前的清意,不需要除去杂草。只是担心渔郎曾经误入壶中,被桃花的微笑所嘲笑。润色茶经,品评山水,如此闲适的方式是多么美好。神仙的陆地,长房或许还不知道这一切。

赏析:
这首诗词以壶中世界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幻境和自然美的向往。壶中天中的景物虽然虚幻,但却展现出诗人的想象力和对于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富有想象力的修辞手法,如"海山缥缈"、"一粒粟中生倒景"等,将自然景物转化为壶中的奇妙景象。诗人通过壶中天的描绘,表达了对于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于心灵宁静的向往。诗中还融入了一些禅宗的意境,如"心寂凝虚照",表现了诗人对于内心静谧的追求。

整首诗词以幻境中的自然景物为线索,通过对于壶中世界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心灵境界的追求。同时,诗中还透露出对于闲适生活和自由情趣的向往,表达了对繁琐世事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富有想象力和精妙的描写手法,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对于自然、心灵的深情感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u-zhong-tian-lu-xing-zhai-zhu-hu-lu-an-jie-mwz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