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岸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1:17:31诗人:梅尧臣 |  朝代: 宋代 |  19

秋水刷土骨,峭瘦如老石。
虚沙归岛屿,寒浪漱窍隙。
下过白鱼尾,上有苍獭迹。
平岗自相连,野箨鸣风栎。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淮岸》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水刷土骨,峭瘦如老石。
虚沙归岛屿,寒浪漱窍隙。
下过白鱼尾,上有苍獭迹。
平岗自相连,野箨鸣风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淮河岸边的景色和自然景物。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淮河的秋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变幻。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秋水刷土骨,峭瘦如老石",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描述了淮河的水面,给人以秋天的凉爽感觉。"刷土骨"形容水面像是被秋风刮去了尘土,显得更加清澈。"峭瘦如老石"则通过对淮河的描写,展示了其峭瘦、坚实的形态。

接下来的两句"虚沙归岛屿,寒浪漱窍隙",描绘了淮河岸边的景色。"虚沙归岛屿"意味着水中的沙滩像是孤立的岛屿一样,给人以空灵虚幻之感。"寒浪漱窍隙"则形容着冷冽的浪花冲刷着河岸的裂隙,突显了水流的激荡和冲击力。

下一句"下过白鱼尾,上有苍獭迹",展示了河水中生物的迹象。"白鱼尾"指的是游过的白鱼留下的水纹,"苍獭迹"则指的是潜游的苍獭在水面上留下的痕迹,这些细节描写增添了诗中的生动感。

最后两句"平岗自相连,野箨鸣风栎",描述了河岸的景色。"平岗自相连"意味着连绵的平坦岗地相互连接,给人以开阔的感觉。"野箨鸣风栎"则描绘了风吹过野生竹林中的竹叶声响和栎树的沙沙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和活力。

整首诗词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淮河岸边的秋日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梅尧臣以简洁而精确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融合,给人以深深的感受和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uai-ano9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