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耳东来喜可知,鸰原书札慰愁思。
艰难莫话平时事,愁绝长吟别后诗。
再到空存旧城郭,遗黎重睹汉官仪。
故乡{左木右份}梓凋零甚,梦寐芜城只益悲。
作者介绍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是宋代李洪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黄耳东来喜可知,
鸰原书札慰愁思。
艰难莫话平时事,
愁绝长吟别后诗。
再到空存旧城郭,
遗黎重睹汉官仪。
故乡左木右份梓凋零甚,
梦寐芜城只益悲。
诗词的中文译文:
黄耳东来喜可知,
黄耳鸟从东方飞来,喜悦可知,
鸰原书札慰愁思。
鸰原的书信安慰了我忧愁的思绪。
艰难莫话平时事,
困难时刻不要谈论平日的事情,
愁绝长吟别后诗。
忧愁绝望,长时间吟咏离别后的诗篇。
再到空存旧城郭,
再次到达空荡荡保存着的旧城墙,
遗黎重睹汉官仪。
让留守的百姓再次目睹汉朝的官吏仪节。
故乡左木右份梓凋零甚,
故乡的左边是木材,右边是纸张,凋零得很严重,
梦寐芜城只益悲。
无论白天黑夜,荒废的城市只增加了悲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战乱后的凄凉景象,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乱世的忧虑之情。诗中黄耳鸟的来临象征着希望和喜悦,而鸰原的书信则给予了作者一丝慰藉,但作者仍然沉浸在困顿和离别的痛苦之中,用长吟别后的诗篇来宣泄内心的愁绪。
诗中再次来到旧城墙,让留守的百姓重新见证了汉朝官吏的仪式,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传统文化的留恋之情。然而,故乡的木材和纸张都已经凋零,城市的荒废更加增加了作者的悲伤和无奈。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忧虑,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传统文化和价值的珍视。通过描绘凄凉的景象和内心的痛苦,诗词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展现了宋代社会动荡时期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