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8:02:10诗人:宋庠 |  朝代: 宋代 |  16

晚岁清淮路,淹留数问津。
风平天合水,舟进树迎人。
饥鹜贪鱼没,高鸿望渚遵。
楚乡梅柳意,相慰似先春。

作者介绍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淮上》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作者在淮河上的景象和心情。

译文:
晚年来到清澈的淮河畔,停留在这里多时询问过往行人。风和日丽,天空湛蓝,水面平静,小舟驶向岸边的树林。饥饿的野鸭贪婪地捕食鱼群,高飞的大雁注视着水中的浮渚。这里的梅花和垂柳如同楚乡的景色,令人感到宽慰,仿佛已是初春时节。

诗意:
《淮上》以淮河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动物行为,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诗中展现了晚年时期的宁静与惬意,同时也透露出对过往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作者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淮河上的美丽景色,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风平天合、水面平静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氛围。作者用“饥鹜贪鱼没”和“高鸿望渚遵”两句,生动地刻画了野鸭和大雁在水中的活动,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而“楚乡梅柳意,相慰似先春”这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梅花和垂柳的喜爱和对春天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感慨。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景物和动物,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和岁月流转的思考。整首诗意蕴含深远,令人心生共鸣,赏析起来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uai-sha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