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幕自皂口入颍道间作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24:20诗人:李曾伯 |  朝代: 宋代 |  18

竟日百余里,相逢三数家。
平岗尽茅苇,沃壤旧桑蔴。
短树巢归燕,荒城宿乱鸦。
兴亡谁与问,马首夕阳斜。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淮西幕自皂口入颍道间作》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竟日百余里,相逢三数家。
平岗尽茅苇,沃壤旧桑蔴。
短树巢归燕,荒城宿乱鸦。
兴亡谁与问,马首夕阳斜。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皂口自淮西入颍道的旅途景象。在一天里,作者行进了一百多里路程,途中经过了几个村庄。平坦的岗上长满了茅草和芦苇,沃土上曾经种植过桑树和蔓菴。矮小的树上有燕子筑巢,荒凉的城市里有乌鸦乱飞。在这个时刻,作者驾驭的马儿迎着夕阳,马首斜倚。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旅途中的景色和心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如平坦的岗地、茅草和芦苇、矮小的树和筑巢的燕子,这些形象化的描写增强了读者对景色的感知和代入感。通过描述荒凉的城市和乌鸦的乱飞,诗人传达了一种萧条和衰败的氛围。最后,诗人以夕阳斜照的画面作为结束,给人一种寂寥和凄美的感觉。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城市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对时光流转和兴衰变迁的思考。这首诗以细腻的语言和深沉的意境,勾勒出了一个独特的旅途场景,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并引发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uai-xi-mu-zi-zao-kou-ru-ying-dao-jian-zuo.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