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园亭绿暗时。
樱桃红颗压枝低。
绿兼红好眼中迷。
荔子天教生处远,风流一种阿谁知。
最红深处有黄鹂。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浣溪沙(樱桃)》
朝代:宋代
作者:晁补之
雨过园亭绿暗时,
樱桃红颗压枝低。
绿兼红好眼中迷,
荔子天教生处远,
风流一种阿谁知。
最红深处有黄鹂。
中文译文:
雨过,园亭中的绿色暗淡,
樱桃的红颗果实压弯了枝条。
绿色与红色交融,美得迷人,
荔枝果儿长在遥远的地方,
风情万种,只有谁知道。
最红的地方有黄鹂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樱桃为题材,描绘了雨过后的园亭景色。在雨后的园亭中,绿色的植被显得暗淡,而樱桃的红色果实沉甸甸地压弯了枝条。绿色与红色的交融令人陶醉,使人迷失其中。诗人提到荔枝果儿长在遥远的地方,暗示了美好的事物并不总是易得,有时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风情万种,却只有少数人能真正理解、欣赏。最后,诗人描绘了最红处有黄鹂鸟,黄鹂鸟是宋代文人所喜爱的主题之一,它的出现象征着美好的景象和愉悦的心情。
整首诗以樱桃为线索,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人生的真谛,暗示着美好和成就需要通过努力和发现才能得到。同时,诗人也通过黄鹂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那些能够真正欣赏和理解美的人的敬佩。整首诗以简洁、优美的语言展现了樱桃的鲜艳和自然景色的美感,寄托了诗人对生活和美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