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萼绿春,且作一首。
谚以窃尝为吹笙云
萼绿华家萼绿春。
山瓶何处下青云。
浓香气味已醺人。
竹叶传杯惊老眼,松醪题赋倒纶巾。
须防银字暖朱唇。
作者介绍
张元干(一○九一~一一六一),字仲宗,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早岁随父宦游,尝从徐俯学诗。徽宗政和间以上舍释褐。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爲陈留县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应东京留守兼亲征行营使李纲辟,旋与纲同日遭贬。金兵陷汴,避难吴越间。高宗建炎中起爲将作监,抚谕使,随高宗避兵明州,因事得罪,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右朝奉郎致仕。十二年,胡铨上书乞斩秦桧,贬新州编管,元干在福州作《贺新郎》词壮其行。二十一年,坐作词事追赴临安大理寺,削籍除名。三十一年卒,年七十一。元干爲宋代着名爱国词人,词风豪壮,其子靖裒刻爲《芦川居士词》二卷传世。又有《芦川归来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已残。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增辑爲《芦川归来集》十卷。事见今人曹济平《张元干年谱简编》、王兆鹏《张元干年谱》。 张元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芦川归来集》爲底本,校以清抄残本(存六卷,其卷六、七爲诗,简称残本,藏北京图书馆),酌校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简称排印本)。新辑集外诗附编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浣溪沙》的中文译文如下:
曰萼绿春,且作一首。
说起绿色的春天,我写一首诗。
谚以窃尝为吹笙云,
谚语说,偷偷品尝的滋味就像吹笙的云。
萼绿华家萼绿春。
花家的绿色春天。
山瓶何处下青云。
山瓶又在哪里散发着青云。
浓香气味已醺人。
浓郁的香气已经醉人。
竹叶传杯惊老眼,
竹叶传杯惊动老人的眼睛。
松醪题赋倒纶巾。
松醪涂抹在赋文上,倒转纶巾。
须防银字暖朱唇。
要小心银字的暖色唇印。
这首诗通过描绘绿春、山瓶、浓香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谚语、对仗、倒装等,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整首诗以诗人的感受和想象为主线,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