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女催人两鬓霜。
自篘白酒作重阳。
方壶老子莫凄凉。
天地两三胡蝶梦,古今多少菊花香。
只将破帽送秋光。
作者介绍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作品评述
《浣溪沙》是宋代诗人汪莘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年女子催人垂白的双鬓如霜。自己携带着白酒过重阳节。老子(指老年人)拿着酒壶,不要凄凉。天地间有两三只胡蝶在梦中飞舞,古今时代有多少菊花香。我只愿用破帽子送别秋光。
诗意:
这首诗词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岁月变迁的思索。诗中描绘了一个青年女子催人垂白的形象,暗示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人生的易逝。诗人自己带着白酒过节,展现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他希望老年人不要凄凉,保持愉快的心境。诗人引用胡蝶和菊花来象征古今的变迁和美好的事物。最后,诗人以送别秋光的方式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赏析:
《浣溪沙》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诗人通过对青女催人两鬓霜的描写,生动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同时,诗人以自己携带白酒过重阳的方式,表达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节日的热爱。诗中的胡蝶和菊花象征了古今的变迁和美好的事物,突显了时间的延续性和生命的脆弱性。最后,诗人以送别秋光的方式,通过简约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珍惜之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寄托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