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歌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1:21:46诗人:夏竦 |  朝代: 宋代 |  11

城上危楼高缥缈,城下澄江复相绕。
有时漾影入中流,俯看鱼游仰飞鸟。
近楼多少未行舟,满江落花洒汀洲。
人同江狎不怕浪,登楼对酒弹箜篌。
大别山头白云起,金口渡边雨如洗。
半钩新月上孤城,还照高楼与江水。
晴江依旧泻浔阳,横鹤无由归故乡。
一声玉笛起何处,燕扑阑干花影长。

作者介绍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爲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爲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歷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爲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謚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爲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干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史记》、《三国志》、《天臺续集》等书。另从《天台续集》、《宋诗略》等书辑得集外诗六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黄鹤楼歌》是宋代诗人夏竦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以及楼上观赏江景、弹奏箜篌的闲适情境。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黄鹤楼歌》中文译文:
城上危楼高缥缈,
城下澄江复相绕。
有时漾影入中流,
俯看鱼游仰飞鸟。

近楼多少未行舟,
满江落花洒汀洲。
人同江狎不怕浪,
登楼对酒弹箜篌。

大别山头白云起,
金口渡边雨如洗。
半钩新月上孤城,
还照高楼与江水。

晴江依旧泻浔阳,
横鹤无由归故乡。
一声玉笛起何处,
燕扑阑干花影长。

诗意和赏析:
《黄鹤楼歌》以黄鹤楼为背景,以生动的词句描绘了楼上楼下的景色和情景。首先,诗人描述了城上危楼高耸入云,城下的澄江曲折环绕,形成了壮丽的景象。诗中提到时而水波荡漾,将楼影映入江中,让人俯瞰鱼游和仰望飞鸟。这些描绘增添了自然景色的美感和生动性。

接着,诗人写到近楼处往往没有船只行驶,满江的落花洒在汀洲上。这里表现了江上的宁静和寂寥,也凸显了黄鹤楼的高处离尘世的孤傲。诗人与江水相伴,不畏波涛,登上楼阁,与友人对饮,弹奏箜篌。这种闲适自得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诗意生活的向往。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将视角转移到大别山和金口渡,表现了山雨欲来的气象和半月照耀下孤城的景象。通过描绘山川与楼阁的交融,诗人展示了大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最后两句诗以晴江泻浔阳为背景,描述了横鹤无法回归故乡的情景。最后一句则以玉笛声起和燕在阑干上扑动的花影为结尾,给予整首诗以柔和的音乐和画面。

总的来说,夏竦的《黄鹤楼歌》通过对黄鹤楼及其周边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自然山川与人文建筑的美妙融合,表达了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营造出一种唯美而宁静的意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uang-he-lou-gei1l.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