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京洛行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8:56:29诗人:齐己 |  朝代: 唐代 |  29

圣君垂衣裳,荡荡若朝旭。
大观无遗物,四夷来率服。
清晨回北极,紫气盖黄屋。
双阙耸双鳌,九门如川渎。
梯山航海至,昼夜车相续。
我恐红尘深,变为黄河曲。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煌煌京洛行》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煌煌京洛行
圣君垂衣裳,
荡荡若朝旭。
大观无遗物,
四夷来率服。
清晨回北极,
紫气盖黄屋。
双阙耸双鳌,
九门如川渎。
梯山航海至,
昼夜车相续。
我恐红尘深,
变为黄河曲。

中文译文:
煌煌京洛之行,
圣明君王垂下衣裳,
辉煌蔚然如旭日初升。
大气磅礴,景色无遗,
四方夷狄慕名而来,纷纷归附。

清晨时分,朝阳回归北极,
紫色气息覆盖黄色宫阙。
宫阙高耸,如两只巨鳌,
九门犹如江河湍急。

攀登山川,航行海洋,不辍车马的行进。
我忧虑在红尘俗世中,
可能会变成如黄河曲流般迂回曲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唐代首都京洛(指长安和洛阳)的盛景为主题,展现了当时权力的荣耀和繁荣。首先,诗中描述了圣君的威严形象,以及四方来朝的景象,显示了统治者的威望和统一的力量。接着,作者描绘了京洛的壮丽景色和宫阙的壮观。清晨时分,紫色的气息覆盖在黄色的宫殿上,显示了帝王的威严和高贵。双阙如两只巨鳌,九门如江河,揭示了宫廷的庄严与辉煌。然后,作者用梯山航海的比喻形容忙碌的车马,继续显示出京洛的繁荣和活力。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红尘深处的担忧,担心自己会被世俗的纷扰所影响,变得迂回曲折,就像黄河的流程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京洛盛景的描绘,展示了唐代帝王权力的荣耀和繁荣,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红尘世俗的担忧和对真实自我追求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uang-huang-jing-luo-xing8k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