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兰芳引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57:51诗人:陈允平 |  朝代: 宋代 |  18

虹雨乍收,楚天霁、乱飞秋鹜。
渐草色衰残,墙外土花暗绿。
故山鹤怨,流水自、菊篱茅屋。
日暮诗吟就,淡墨闲题修竹。
更忆飘蓬,霜绨风葛,几度凉燠。
叹归去来兮,何日甬东一曲。
黄芦满望,白云在目。
但月明长夜,伴人清独。

作者介绍

陈允平,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试上舍不遇,遂放情山水,往来吴淞淮泗间。恭宗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宋亡,以人才徵至元大都。不受官,放还。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 陈允平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西麓诗稿》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蕙兰芳引》是宋代诗人陈允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彩虹雨刚停,楚天放晴时,秋鹜乱飞起。
草色逐渐凋零,墙外土花暗绿。
故山的鹤怨,流水自然流淌,菊篱茅屋相伴。
日暮时诗吟就,用淡墨闲题修竹。
更回忆起飘泊的日子,霜绨和风葛,几度寒冷和炎热。
叹归去又来,何日能到达甬东,享受一曲美景。
黄芦覆满视野,白云在眼前飘浮。
只有明亮的月光和长夜,作伴于清净的人。

诗意:
《蕙兰芳引》描绘了一个清幽宁静的景象。诗词开篇以彩虹雨后的楚天晴朗为背景,描述了秋鹜纷飞的壮丽景观。接着,诗人以渐衰的草色和墙外隐约可见的土花,表达了时光流转和自然变迁的无常。他回忆起故山的景致,山中的鹤和流水伴随着他生活的茅屋和菊篱,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在日暮时分,他抒发诗兴,用淡墨题写修竹,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艺术的追求。诗人进一步回忆起自己的飘泊经历,描绘了几度寒冷和炎热的感受。他叹息归去又来的往复,渴望能够再次回到甬东,享受那里的美景和曲调。最后,诗人描述了黄芦满望和白云飘浮的景象,强调了明亮的月光和长夜的宁静,与清净的人相伴。

赏析:
《蕙兰芳引》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和自然的感悟与情感。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彩虹、秋鹜、草色等元素,将读者带入一个绚丽多彩的自然世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山的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通过对温馨的小屋和菊篱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和安逸的生活态度。诗人对于流转的时光和往复的归去来兮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变迁的思考与疑惑。最后,诗人通过明亮的月光和长夜的孤寂,强调了一个人追求内心宁静与清净的境界。整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独特理解,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ui-lan-fang-yink2x.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