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憩翠蛟亭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3 23:25:40诗人:孔元忠 |  朝代: 宋代 |  24

引领篮舆上翠微,众山回首觉平低。
棲真洞口云初合,大涤峰头日末西。
新笋暗抽穿木叶,古藤虬结跨沙堤。
蛟亭雨后泉声急,万鼓喧豗拥涧蹊。

作者介绍

孔元忠(一一五九~一二二六),字復君,祖籍商河(今属山东),徙长洲(今江苏苏州)。登进士第,知金坛县。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通判临安府。八年,除太府寺丞。歷知徽州、抚州、处州(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十七年,主管绍兴府千秋鸿禧观。理宗宝庆二年卒,年六十八。有《豫斋集》二十卷,已佚。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五《故长洲开国寺丞孔公行述》。

作品评述

《回憩翠蛟亭》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孔元忠。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林之中的景象。

诗意:诗词以景点“翠微”作为引子,描述篮舆登上翠微山,俯瞰四周群山,感叹它们回首望向平坦低处的景象。接着描写亭子旁的洞口,云雾开始蔓延并逐渐合拢。诗人观看太阳西落时,山上的岩石开始放出清晰的光芒。新生的竹笋探出地面穿过茂盛的树叶,而古老的藤蔓则蜿蜒跨过沙堤。蛟亭经过雨后,泉水的声音变得急促,而万鼓喧哗,拥挤着通往山间涧溪的小径。

赏析: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山林中的细节,展现出山水之间的美感和生机。诗人以精炼的词语描绘了大自然的细微变化,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诗中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将新生的竹笋与古老的藤蔓相对照,突出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延续。整首诗字字珠玑,用意深刻,充满细腻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敬畏。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ui-qi-cui-jiao-tingb3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