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不照临,积阴生此类。
非无惜死心,奈有灭明意。
妆穿粉焰焦,翅扑兰膏沸。
为尔一伤嗟,自弃非天弃。
作者介绍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作品评述
《火蛾》中文译文:
阳光不再照耀,
阴云积聚生出火蛾。
并非没有惜命之心,
可惜却有灭聪明之意。
妆容被火焰炙烤,
双翅拍打兰膏沸腾。
我对你的伤感慨叹,
但我放弃并非是天命所舍弃。
《火蛾》传达了一个寓意深远的主题:牺牲与放弃。诗中的火蛾,被阴云所笼罩,无法享受阳光的照耀。它并不因此而放弃生存的渴望,但却受到了自身追求的妨碍。火蛾在瘦弱的身体上仍然涂着妆容,扑打着,意图寻找光明的出路。然而,最终它选择了放弃,不是被命运所舍弃,而是主动选择抛弃了自己的生命。
这首诗把火蛾作为象征,通过描绘它的环境和内心的斗争,表达了放弃和牺牲的主题。火蛾的处境令人感到悲伤和同情,因为它被困在了绝望的环境中。
此诗反映了人生意志的坚持和无奈的决策,以及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可能做出的抉择。它引发了对牺牲、放弃和命运的思考,以及生命过程中所面临的无法逃避的困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uo-e8v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