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晁应之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3 13:44:13诗人:张耒 |  朝代: 宋代 |  30

瑜珥瑶环豁眼明,碧梧翠竹照人清。
同车汲黯今难忮,挟弹潘郎旧有名。
自是风流袭家世,行看谈笑取公卿。
尘埃落魄谁如我,一事无成白发生。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寄晁应之二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瑜珥瑶环豁眼明,
碧梧翠竹照人清。
同车汲黯今难忮,
挟弹潘郎旧有名。

自是风流袭家世,
行看谈笑取公卿。
尘埃落魄谁如我,
一事无成白发生。

中文译文:
明亮的珠宝和玉环照亮了我的眼睛,
碧绿的梧桐和翠绿的竹子映照着我的清秀。
与我同车的汲黯如今难以嫉妒,
我带着潘郎的琴弹,曾经有过名声。

我自然而然地继承了家族的风流气质,
行走间,看着人们谈笑,取得官位。
我沦落尘埃,一事无成,白发苍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张耒的自嘲和无奈之情。诗中描绘了诗人自己身着华丽的珠宝和玉环,周围环绕着碧绿的梧桐和翠绿的竹子,形容了他的清秀和高雅。然而,与他同车的汲黯却无法嫉妒他,因为他带着潘郎的琴弹,曾经有过名声。

诗人自称风流,继承了家族的风流气质,行走间,看着人们谈笑,取得官位。然而,他却感到自己沦落尘埃,一事无成,白发苍苍。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失落之情。

整首诗词以自嘲的口吻写出了诗人的心境,通过对自身的描述,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过去辉煌的回忆。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深思。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chao-ying-zhi-er-shou39r.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寄同年韦校书
皮日休
二年疏放饱江潭,水物山容尽足耽。唯有故人怜未替,欲封干鲙寄终南。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代为说项
替别人说好话。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