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第五尊师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2 12:40:03诗人:罗隐 |  朝代: 唐代 |  23

苕溪烟月久因循,野鹤衣裘独茧纶。
只说泊船无定处,不知携手是何人。
朱黄拣日囚尸鬼,青白临时注脑神。
欲访先生问经诀,世间难得不由身。

作者介绍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卒,年七十七。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寄第五尊师》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一首诗,诗意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师长的思念之情和对人生的疑问。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彭织沙溪的烟雾和月光已经持续很久,
我独自一人身穿着野鹤的衣裳和带着茧纶。
我只说停泊船只无定处,
却不知道与谁牵手同行。
我拾取红色和黄色的日子来囚禁尸鬼,
我面对着黑色和白色,暂时注入脑中的神明。
我想拜访先生,请他给我指教经书的诀窍,
在这世间,很难得到超越自身的智慧。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第五尊师长的思念之情和对人生的疑问。诗人身处彭织沙溪,孤独地穿着野鹤的衣裳和带着茧纶,流连在烟雾和月光之中。他停泊的船只没有固定的去处,不知道与谁携手同行,寓意着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他通过拣选适宜的时光来囚禁尸鬼,试图获取某种力量或智慧,但他意识到这是暂时的、有限的。于是,他想拜访先生,请他给予指教,希望能够获得超越个人的智慧。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师长和对人生困惑的思考和渴望。

赏析:
罗隐是唐代末年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沉思和孤寂。这首诗以对师长的思念和对人生的疑问为主题,情感沉郁而内敛。诗中使用了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野鹤、茧纶、彭织沙溪等,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远。作者通过船只没有固定的去处、携手同行的迷茫和对尸鬼的囚禁来揭示自己对未来和现实的困惑,展现了一种对于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智慧的渴望。最后,作者想拜访先生,寻求经书的指教,表达了他对超越自身的智慧的向往。整首诗意境幽深,情感真挚,文字含蓄而富有力量,展现了罗隐诗歌的独特风格。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di-wu-zun-shi.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南吕羽
韩休
於穆濬哲,维清缉熙。肃事昭配,永言孝思。涤濯静嘉,馨香在兹。神之听之,用受福釐。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崇本抑末
注重根本,轻视枝末。古代本”多指农业,末”多指工商业。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