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湖南从事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8 22:23:48诗人:韩偓 |  朝代: 唐代 |  体裁: 讽喻 |  21

索寞襟怀酒半醒,无人一为解馀酲。
岸头柳色春将尽,船背雨声天欲明。
去国正悲同旅雁,隔江何忍更啼莺。
莲花幕下风流客,试与温存谴逐情。

作者介绍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寄湖南从事

索寞胸怀酒已经喝了一半,
没有人来解除酒后的余醺。
岸边柳树的绿色春天即将结束,
船背上雨声预示天就要亮了。
离开国家,我正悲伤如同旅行的雁鸣,
隔江河,我如何忍心听到更多莺声。
在莲花幕下,风流的游客,
试图用温存来安慰被谴责而被驱逐的情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写给在湖南任职的官员的一首寄托情思的诗。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心情,抒发了思乡之情和对离别的愁绪。

诗的第一句“索寞胸怀酒已经喝了一半,没有人来解除酒后的余醺”,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以及借酒消愁的愿望。

接下来的几句“岸边柳树的绿色春天即将结束,船背上雨声预示天就要亮了”,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给人带来了一种离别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离乡之苦的怀念,他比喻自己为“旅行的雁鸣”,正在艰难地离开自己的家乡。隔江相望,听到江对岸的莺声,更增添了诗人离别的痛楚。

最后,诗人以莲花幕下的风流客自居,试图用温存来安慰因被谴责而被驱逐的情感。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在湖南从事官员的寄托和期望。

整首诗以充满思乡忧愁之情,描绘了离别之苦和对家乡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许。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hu-nan-cong-sh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