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曾忆赋高唐,回首邯郸事渺茫。
黄阁故人千里月,青山老我半头霜。
交情脉脉园中柳,忧思悠悠陌上桑。
吹断参差天欲暮,薄言兰芷寄衡湘。
作者介绍
何梦桂(一二二九~?)(生年据本集卷一○《王石涧临清诗稿跋》),字严叟,幼名应祈,字申甫,别号潜斋,严州淳安(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授台州军事判官,改太学录,迁博士,通判吉州。召爲太常博士,累迁大理寺卿,知时事不可爲,引疾去。入元累徵不起。有《潜斋集》十一卷。事见本集附录《何先生家传》、明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一。 何梦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顺治十六年何令范重修本(简称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寄夹谷书隐》
诗意: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诗人回顾了过去在高唐赋诗的经历,如今回首邯郸的事情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他怀念在黄阁的故友,千里之外的明月寄托着他们之间的情谊,而他自己则面对青山的苍老与半头的霜。在园中的柳树间,交情深厚;在陌上的桑树旁,忧思纠结。渐渐地,天色渐暮,他用淡泊的言语寄托着自己的心意,希望能够传达到衡湘之地,如同兰芷之芳馨。
赏析: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友情的思念。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身世和环境,展示了岁月的变迁和人事的离合。黄阁故人的描写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而青山老我和半头霜的描写则暗示了诗人已经年老,时光不可逆转。柳树和桑树成为了情感的象征,园中和陌上的对比展示了诗人的交情和忧思的不同场景。最后,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和薄言兰芷的形象,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到遥远的衡湘之地,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的心态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友情的深情思念,同时也传递了一种淡泊名利、珍视情感的心态。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jia-gu-shu-y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