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亭山色古,庙与寺松连。
住此修行过,春风四十年。
鼎尝天柱茗,诗硾剡溪笺。
冥目应思著,终南北阙前。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寄敬亭清越》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敬亭山为背景,写下自己在这里修行四十年的经历与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
敬亭山色古,庙与寺松连。
住此修行过,春风四十年。
鼎尝天柱茗,诗硾剡溪笺。
冥目应思著,终南北阙前。
诗意和赏析:
《寄敬亭清越》描绘了敬亭山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古老山景的喜爱和对修行之地的留恋之情。
诗中的敬亭山被称为“古”,显示了它历史悠久的背景。庙与寺连着松树,形成了山景的连绵不断。
诗人表示自己曾经住在这里修行了整整四十年,暗示了他在这个地方培养了深厚的修行功力,并且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诗中还提到了“鼎尝天柱茗”,表明诗人不仅修行,也品味了高质量的茶叶,享受了生活的美好。
他还提到了“诗”和“硾”,指代了自己的诗文创作和读书笔记,表明他在这里才得以有机会专注于文学修养。
最后两句诗表示诗人对敬亭山的眷恋,他可能在离开这个地方前注视着北阙,思考着自己修行的成果和未来的道路。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情感和这里所带给他的修行成果。通过描绘景色和个人经历,诗人传达了对修身养性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jing-ting-qing-yuef9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