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娘墓头春草碧,心奴鬓上秋霜白。
为问苏台酒席中,使君歌笑与谁同。
就中犹有杨琼在,堪上东山伴谢公。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作品评述
《寄李苏州,兼示杨琼》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真娘墓头春草碧,
心奴鬓上秋霜白。
为问苏台酒席中,
使君歌笑与谁同。
就中犹有杨琼在,
堪上东山伴谢公。
诗意:
这首诗是白居易寄给李苏州,并兼向杨琼示意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春天墓前的青翠草地和秋天白发上的霜。白居易询问李苏州在苏台的酒宴中,使君与谁一同歌笑。他提到杨琼,认为他值得与谢公一起登上东山。
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墓前的春草作为描绘,表达了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变迁。春草的碧绿象征着新生和希望。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自己,描述了心奴(指自己的妻子)鬓上的秋霜,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自己的沧桑。通过对春草和秋霜的描绘,诗人展示了人生的两个不同阶段,春天的生机和秋天的凋零。
诗的下半部分,白居易问道:“为问苏台酒席中,使君歌笑与谁同。”这里的“使君”指李苏州,他是当时的地方官员。白居易询问李苏州在宴会上与谁一起欢笑歌唱,可能是表示对李苏州的关切和期望。随后,诗人提到了杨琼,认为他值得与谢公一起登上东山。杨琼是诗人所敬重的人物,他的存在使得东山的旅行更加有意义。东山是指东山公园,是唐代著名的风景胜地,象征着高雅和清逸。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春草、秋霜和东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变迁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友谊和情感的关注,对李苏州和杨琼的期望和赞赏。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白居易独特的感悟和情感表达能力,使人们在欣赏之余也能对自然、人生和情谊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