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两庠同舍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8 09:18:29诗人:华岳 |  朝代: 宋代 |  17

昔年槌鼓扣天阍,远谪南州七度春。
大享有恩来北阙,小囚无赂脱东闽。
乌衣座满民流血,画烛帘深案积尘。
见说九重宵旰虑,长沙犹有少年人。

作者介绍

华岳(?~一二二一),字子西,号翠微,贵池(今属安徽)人。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韩侂胄当国,岳以武学生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等,下大理狱,监管建宁。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一二一七)復入学登第,爲殿前司官属。十四年,谋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有《翠微南征录》十一卷,其中诗十卷。《宋史》卷四五五有传。 华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旧抄本(简称抄本),并酌采抄本书末所附近人张元济所作校勘记(简称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寄两庠同舍》是华岳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年敲鼓扣天关,远谪南州七度春。
大享恩泽在北阙,小囚无钱出东闽。
黑衣座上民流血,画烛帘前案积尘。
听说九重宫阙夜,长沙依旧有少年。

诗意:
这首诗词以华岳自身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人曾经被远谪到南方,经历了艰难的岁月,但他仍然保持着乐观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中描绘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腐败,但在这种境况下,诗人仍然相信仍有年轻人在长沙追求理想和奋斗。

赏析:
这首诗词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社会现实的触动。诗词的开头"昔年敲鼓扣天关"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曾经高才远谪的景象,以及他在南方度过的七个春天。"大享恩泽在北阙,小囚无钱出东闽"反映了官场的黑暗和腐败,官员们享受着皇恩浩荡,而普通人却因为无法贿赂而被困在牢狱之中。

接下来的两句"黑衣座上民流血,画烛帘前案积尘"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暗示了人民的苦难和冤屈。最后两句"听说九重宫阙夜,长沙依旧有少年"表达了诗人的乐观态度,他相信即使在黑暗的官场中,仍然有年轻人保持着朝气和梦想。

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对年轻人的鼓励,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它饱含着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信心,呼吁他们勇敢追求梦想,并为社会的正义和公平而奋斗。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liang-xiang-tong-she.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