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延叟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8:43:42诗人:郭贽 |  朝代: 宋代 |  21

弱龄志登涉,壮即远行游。
名山忍偏压,书剑多迟留。
我思在锦水,木落巴山秋。
愿随蛾眉月,影入平羌流。
孤冰何处鹤,清唳寒云愁。
赏心隔欢爱,怅望烟峦稠。

作者介绍

作品评述

《寄刘延叟》是宋代诗人郭贽写给朋友刘延叟的一首诗,描写了诗人年少时志向高远,但在名山游历和书剑修行上却拖延了太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寄托于山川湖泊之间的美丽风景的向往,同时又流露出对离别和思乡的伤感和无奈之情。

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年少时志向高远,但选择远行时已长大。
即使在名山之上也忍受不住沉重压力,
修行的道路上书剑相伴,拖延了很久。
我想念着锦水的美丽,
当木叶在巴山飘落时,又觉得是秋天。
希望能随着蛾眉弯弯的月亮,
将自己的身影投入到平羌的流水之中。
不知孤单的冰块在何处有仙鹤的伴侣,
清脆的叫声将寒云的心情表露出来。
欢乐和思念之间隔着遥远的距离,
望着烟峦的层叠景色,心中充满了忧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郭贽在青年时期的志向和遗憾,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焦虑。诗人渴望追寻自己的理想,但生活的琐碎和名利的诱惑使他推迟了远行和修行的计划。诗中的名山和书剑象征着在尘世间追求名利和修行的两条道路,而诗人的选择和犹豫则反映了他对两者之间的纠结和挣扎。

诗中描绘的锦水和巴山是两个具体的地方,锦水可能指的是陕西的锦屏山,而巴山则位于四川。锦水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而木落巴山秋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诗人表达了对这些美景的向往,希望自己能随着月亮的倩影投入平羌的流水之中,与大自然相融。孤冰和寒云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凄凉,与美丽的风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具有一种忧郁和凄美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情的状况的反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追求理想的艰辛的体验。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诗意赢得了读者的赞赏和共鸣。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liu-yan-so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