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寒犹积,春园木又荣。
武昌闻别驾,生米见题名。
安否逢人问,书题阙便行。
周围怀细履,陶酒忆徐倾。
会合知何日,羁栖尚此生。
向来犹楚越,今日遂蛮荆。
妻子饥寒累,交朋时势情。
未应终薄禄,当复事深耕。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作品评述
《寄刘子澄先生》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雨寒犹积,春园木又荣。
春天的雨水寒冷依旧积聚,春园中的树木重新繁荣。
诗意:诗人通过描述春雨的寒冷和春园中的树木重新茂盛,展现了春天的景象和生机的复苏。
武昌闻别驾,生米见题名。
武昌地方的人们听到离别的马车声,生活艰辛的农人们在米上题写自己的名字。
诗意:诗人描绘了武昌地方的离别场景,以及农人们辛勤劳作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在不同境遇下的真实生活。
安否逢人问,书题阙便行。
别人遇到时常询问我的近况,遇到空白的书页就开始写作。
诗意:诗人表达了对他人关心自己安危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在空闲时刻写作的决心和热情。
周围怀细履,陶酒忆徐倾。
身边怀念着破旧的鞋子,想起了陶酒和徐倾。
诗意:诗人通过怀念破旧的鞋子和往事中的陶酒和徐倾,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思念和回忆。
会合知何日,羁栖尚此生。
合适的时机将会到来,依然在这里羁绊生活。
诗意:诗人思考会有何时与志同道合的人相会,同时也表达了他在此地继续过着羁绊的生活。
向来犹楚越,今日遂蛮荆。
一直以来我还是楚越人,如今开始适应这蛮荆之地。
诗意:诗人表达了自己一直以来的身份认同,并接受了当前身处的环境。
妻子饥寒累,交朋时势情。
妻子饥寒困苦,与朋友交往时,时势和情感相互影响。
诗意:诗人描述了妻子贫困的生活情况,并探讨了时势和情感对人们的影响。
未应终薄禄,当复事深耕。
尚未应有的收入仍然微薄,应当继续专心耕耘事业。
诗意:诗人表达了自己尚未得到应有报酬的现状,同时鼓励自己要继续努力工作。
通过这首诗词,《寄刘子澄先生》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生活、人情和自身境遇的思考和表达。诗人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对春天的描绘、对人际交往的感激、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词呈现了宋代社会中普通人的生活状况和情感体验,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