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满衡父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8 01:09:41诗人:王令 |  朝代: 宋代 |  13

寒业落傞傞,荆榛刺出柯。
四邻松竹少,晚岁雪霜多。
兹世居无可,劳生计奈何。
此心须见子,不敢向人歌。

作者介绍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作品评述

《寄满衡父》是宋代王令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业落傞傞,荆榛刺出柯。
四邻松竹少,晚岁雪霜多。
兹世居无可,劳生计奈何。
此心须见子,不敢向人歌。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之情。诗中描绘了冬季的景象,寒风凛冽,荆棘和榛树刺穿了枝干。周围的松树和竹子变得稀少,而晚年的岁月中积雪和霜冻却变得更多。在这个世界上,诗人感到自己无所依靠,劳作和生计受到了困扰。他渴望见到自己的子女,但却不敢向他人吟唱自己的心声。

赏析:
《寄满衡父》描绘了一个冷寂和无助的境况,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困苦。诗中的寒风、荆棘、松竹和雪霜都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和无情的现实。诗人的心境在这种环境下变得更加焦虑和无奈,他渴望得到子女的陪伴和安慰,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现。整首诗词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无助的情感,诗人的内心深处充满了无尽的苦痛和无助的呼唤。

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体的苦难和孤独之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一般平民百姓的困境。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索和共鸣。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王令作为一个诗人的才华和对人生苦难的敏感洞察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man-heng-f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