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栖白大师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4 20:43:00诗人:贯休 |  朝代: 唐代 |  25

流浪江湖久,攀缘岁月阑。
高名当世重,好句逼人寒。
月苦蝉声嗄,钟清柿叶干。
龙钟千万里,拟欲访师难。
苍苍龙阙晚,九陌杂香尘。
方外无他事,僧中有近臣。
青门玉露滴,紫阁锦霞新。
莫话三峰去,浇风正荡淳。

作者介绍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谿人。补诗二首。

作品评述

《寄栖白大师二首》是唐代诗人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表达了诗人流浪江湖的心境,并探讨了高名和好句带来的压力和困扰。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流浪江湖久,攀缘岁月阑。
长时间的流浪令我疲惫不堪,岁月的转瞬间令我感到无力停留。

高名当世重,好句逼人寒。
在这个世间,名声的重负压得我喘不过气;我心中的好句却要求我不断超越自己,令人感到无比寒冷。

月苦蝉声嗄,钟清柿叶干。
夜晚中,月亮独自黯淡无光,蝉声痛苦嘶哑;清晨的钟声中,枯萎的柿树叶子发出干燥的声音。

龙钟千万里,拟欲访师难。
神奇的钟声遥远无边,在千万里之外;而我却渴望能够拜访高人,但却感到困难重重。

苍苍龙阙晚,九陌杂香尘。
天空苍苍,龙宫之阙映照着夕阳的余晖,昏暗不清;九陌街道上,弥漫着杂乱的香尘。

方外无他事,僧中有近臣。
在这方外之地,我无所牵挂,只顾着寻找灵感和成就;而禅寺中,却有着亲近的朋友。

青门玉露滴,紫阁锦霞新。
清晨,玉露洒在青门之上,清凉宜人;紫色的阁楼中,锦绣的霞光映照得如此鲜艳。

莫话三峰去,浇风正荡淳。
不要再谈论关于三峰的事情,让我们沉浸在自然的风中,放飞自己的心灵。

该诗通过对流浪生活和艺术追求的自省,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矛盾感受和内心的苦闷。诗人在流浪中感到疲惫和无力,同时又面临着社会的期待和压力。他渴望超越自己,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但同时也感到被这样的追求所累。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的寂寞和清晨的宁静,映衬出诗人内心的不安和追求的困难。最后,诗人呼吁不要再谈论关于成功的追求,而是放飞心灵,在自然中寻找安宁。整首诗以平和的语调和景物描写展示了贯休独特的诗意和审美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qi-bai-da-shi-er-sho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