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僧野和尚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2:55:02诗人:贯休 |  朝代: 唐代 |  28

鸟外更谁亲,诸峰即四邻。
白头寒枕石,青衲烂无尘。
橡栗堆行径,猿猴绕定身。
傥然重结社,愿作扫坛人。

作者介绍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谿人。补诗二首。

作品评述

《寄僧野和尚》是唐代诗人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僧人的景仰之情。

诗中描述了一个僧人的生活场景。诗人称描绘了僧人的出行景象——僧人身处山中,四周是险峰怪石,似乎与世隔绝;他睡在寒冷的石头上,头发已经变白了,衣袍破烂不堪,仿佛是一位纯洁无尘的仙人;在他的行径旁边,堆满了橡栗,远处猿猴围绕在一起。诗人感叹道,希望自己能重新修建一座小庙,成为清净的扫地者。

这首诗词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崇敬和向往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僧人清贫的生活和与自然的融合,赞赏其追求内心净化和远离尘世的精神境界。诗人渴望能够抛开世俗,与僧人一样过上清净的生活,将自己的一切烦恼、纷扰抛诸脑后,以求心灵的平静和解脱。

整首诗词朴实自然,文字简练,意境清新,表达了了诗人对僧人道德修养的敬佩和追求的向往之情,欣赏了僧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seng-ye-he-shanghd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