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沈仲居进三国志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8 07:22:59诗人:刘过 |  朝代: 宋代 |  21

万死中原百战争,流芳遗臭各垂名。
思量陈寿已饶舌,又费先生一管城。

作者介绍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寄沈仲居进三国志》是刘过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三国时期的战争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关注。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中原的百战之中,死伤无数,流传下来的名声或是美名,或是恶名。我思量着陈寿已经写了详尽的《三国志》,又费尽心思地写作,进献给先生。

诗意:
这首诗以三国时期的战争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关注。作者提到了历史学家陈寿所写的《三国志》,并将自己的作品寄给了沈仲居,希望能够为历史添砖加瓦,传承文化。诗中展现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对文化传统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关注。诗中以“万死中原百战争”开头,形象地描绘了三国时期战乱频发的景象,表达了历史的残酷和无情。然后,作者提到流传下来的名声,有美名也有恶名,暗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接着,作者提到陈寿已经写了《三国志》,表示历史已经有了详尽的记载,但作者仍然费心思写作,希望能够为历史添砖加瓦。最后,作者将这首诗寄给沈仲居,展现了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和对先贤的敬仰。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描绘战争和提及陈寿的《三国志》,作者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历史记录的珍视。作者寄诗给沈仲居,展现了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和对先贤的敬仰。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递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并呼吁后人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份文化遗产。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shen-zhong-ju-jin-san-guo-zhigyt.html

相关文章